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03)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2(教师版)

2013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03)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2(教师版)_第1页
1/8
2013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03)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2(教师版)_第2页
2/8
2013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03)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2(教师版)_第3页
3/8
2013 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03)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 2(教师版)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 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正确的是( )① 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形势非常不利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征集制,引发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 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苏联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时指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 75%,而日用消费品占 25%”。材料中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以工业化为主导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中的数据,重工业占 75%,日用消费品仅占 25%,可以看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是苏联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故选 B 项。【考点定位】(岳麓版)必修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斯大林体制3.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 1921 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征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4 .下图表明( ) A.1932 年的工业产值比 1929 年下降了 36.2 亿美元B.此表证明了苏联这个时期重工业急速发展起来的史实C.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工业生产不断扩大D.世界范围的大萧条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5.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调整工业生产 B.实行“以工代赈”C.调节农业生产 D.整顿财政金融【答案】B【解析】罗斯福关注下层民众的改革措施是以工代赈。正确选项为 B。【考点定位】(岳麓版)必修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罗斯福新政6.新政期间,罗斯福进行了四次有名的“炉边谈话”,其中第三次他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03)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2(教师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