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师版)岳麓版必修2

2013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师版)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1/11
2013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师版)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2/11
2013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师版)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3/11
2013 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师版)岳麓版必修 2【自主学习】一、经济结构的变化1.鸦片战争前: 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2.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 。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的影响:(1)经济: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沦为列强的 和 。(2)社会结构:买办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1.兴起(1)背景:① 19 世纪 50——60 年代,清政府内外交困,陷入严重的政治统治危机。② 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2)目的:“ ”“ ”,挽救清朝统治。2.表现:(1)创办军用工业①1861 年,曾国藩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 。1862 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蒸汽机问世,标志着中国 的起步。②1865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 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官办军用企业。(2)创办民用工业①19 世纪 70 年代,洋务派提出了“寓强于富”的口号,开始创办民用工业。② 主要企业: 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器开采的煤矿。③ 作用:a.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洋货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达到了 的目的;b.还给附近地区提供了 。3.评价(1)没有真正达到其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2)对中国的早期 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1.民族工业的出现(1)产生的条件: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2)时间: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3)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 机器磨坊等。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原因:①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 的限制,奖励工商;② 社会上兴起 热潮;③ 为反抗帝国主义掠夺路矿利权,中国人民掀起 运动,引发了振兴实业的又一个高潮。(2)特点① 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② 主要分布在轻工业中,如棉纺织业。③ 在夹缝中生存,发展 ,遭受列强和清政府的压制。 〖难点释疑〗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标志及影响?1.原因: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前提条件。2.解体的主要标志: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逐渐破产,造成耕与织的分离,这是几千年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重大标志;另外,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师版)岳麓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