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老师讲:苍术白术苍术与白术大家好,今天开始给大家讲《神农本草经》的白术。“白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本经里面的术代表白术和苍术,是两种,更偏于白术。按照古人取类比象,白术就是它整个切面偏于白色,苍术偏于青黑色,大家看看饮片炮制,这两种不同。中医取类比象白色入肺经,敛降,而苍青色属木,升发。所以从这两点说,在术的基本作用上,白术跟苍术这两种药物产生出一升一降的差别。苍术比较燥烈一些,白术润一些,这是因为白术它里面质地汁液浓稠一些,大家如果尝过的话就知道。我们常用苍术燥湿,来推中焦湿热结聚。为什么用苍术呢?因为苍青之色,主木气生发,中焦只有木气生发上来,郁滞才能打开。所谓中土有郁滞,什么郁滞啊?中土是靠木来疏泄的,如果木不能疏土的话,就会导致土木不和,这在中医卦象中讲是剥卦,而那个土木相和是一阳来复的复卦象。所以中焦有寒湿,壅滞比较明显的话,一般不用白术而用苍术。中焦禀赋不足,形质上不足,有着津血不足,一般考虑用白术。白术可以养脾精,苍术偏于振奋脾阳。这两味药在基本作用上升降是稍微有所区别的。白术,伤寒论中经常是“若大便干者加白术四两”,这是桂枝附子汤。从这点上来看,白术有润通肠道,润大便的作用,临床上很多人也这样用。脾虚大便干的病人,经常只加生白术一味药,加二三十克,在全方之中就会产生效果。下边按照原文给大家讲讲。“白术味苦温”,白术苍术都是苦温的,苍术苦温稍微浓重一些,苦能燥湿。“主风寒湿痹,死肌”,这是作用部位显示出来了。苍术白术本身是入中土的,风寒湿痹,湿为主,湿去则痹不成。痹,着而为痹。痹症必须待在一个地方,要不然邪气没法停留和凝聚。死肌呢,肌肤长期淤阻,慢慢产生溃烂,与黄芪的“痈疽久败疮”,黄芪里有个“主大风”、“久败疮”,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它可以入脾胃经,脾主四肢肌肉,可以医治溃烂。所以临床上,痈疮溃疡,烂了一个大洞,整个肌肉都溃烂掉了,这种情况下用药得当的话,肌肉还是会慢慢长起来的。痉,是什么?伤寒论中讲刚痉柔痉,这是外感病。这里的痉指什么?是指抽搐,筋脉不和,这里主要讲的痉很多药都可以治疗,但白术治这个的不同。白术治的这个是什么?是因为中土湿聚了,津液不能荣养经脉了,导致的这种痉。这种痉一般是说白术化湿的作用,白术既能化湿,又能润养筋脉的枯燥,这是它独特的作用。但是临床上真正要治这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