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规矩和爱读后感---和孩子共同成长8年多前初为人母,我心中的喜悦无法形容。但压力也随之而来:如何让儿子健康、欢乐地成长,成为德、智、体全面进展的人才。我自身是在一种“学习成果高于一切”的环境中长大的,但成人后进入社会的经受告知我,“学习成果不能高于一切”,父母对我的训练方式是不科学的,我对自己小孩的训练不能再重复上一辈的那一套,我需要重新学习。王涛博士的《法规和爱》这一书,给了我许多启发,我想重点谈谈以下两个方面:一、情商优于智商的原则。王涛博士在书中列举了卢刚杀人并自杀的大事。这个大事我在同学时代在另一本书中读过,当时对我的震撼特别大,我没想明白卢刚为什么要这样做,嫉妒和恨就能让他做出这么极端的事吗?这个问题这么多年来间或我还会思索一下。无独有偶,王涛博士在他的书中具体了讲解了整个大事过程,并分析了卢刚的极端行为与他的第2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成长经受是分不开的。王涛博士也借卢刚大事告知我们:情商优于智商,这是一条真理。卢刚大事并不是偶然,2022年发生的林森浩大事也需要我们重新思索对小孩的训练。我细心地发觉,在诸多类似卢刚大事中,男孩比女孩更简单极端,这或许是男孩天生的内向性格所致。所以男孩更需注意情商的培育。在书中,王涛博士对情商定义为“熟悉自我、掌握心情、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参加团队合作等相关的个人力量的总称”定义中熟悉自我是比较抽象的,王涛博士对怎样培育孩子客观乐观的自我意识,给出了具体的阐述:“法规和爱,法规可以让孩子懂得敬畏,约束自我意识的不客观膨胀。爱能让孩子得到平安,看到自己的价值,因为自己被敬重而懂得敬重他人。但是爱和法规需要结合。假如只有严峻的法规而没有爱,孩子的行为或许能够得到临时的约束,但是内心就简单产生极端的自卑。假如只有爱而没有法规,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就是上帝。”这段话让我知道了培育孩子自我意识的方向:法规和爱,但落实到详细的生活中,还需要自己不断地模索、学习和总结。第3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二、不占有原则。我想先说一个自己亲身经受的一件事,上周六带孩子去上小提琴课,在台阶上遇到了一个母亲在严峻的打骂一个小男孩,从她的片言碎语中我也许知道了打骂的缘由是因为小男孩平常在家练琴时敷衍了事,上课时没有通过老师的检查,被老师批判了。(.9xwang.Com)这位妈妈觉得自己很没面子,把火气一股脑儿往孩子上洒。小男孩在不停地抽泣,恐惊的眼神让我特别心疼。在读这本书前我也做过类似的事,虽然没有这位母亲这么凶狠,但也是在公共场所。读了王涛博士的不占有原则,我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很后悔,以后再也没在公共场所大声斥责小孩。“爱你的孩子,但不能以占有作为条件。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原则是敬重孩子。要把孩子看做一个完整的灵魂,即一个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个体。”“孩子不属于你,他们属于他们自己。他们有自己的归属,也会查找自己灵魂的归属,但这归属肯定不是你。”现在我会把孩子当作亲人、同事、伴侣一样相处,赐予他完全应有的敬重,赐予他完全应有的独立。现在我第4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喜爱与他一起共享学校的趣事,也会告知他我公司的趣事,而不像以前只是关怀成果;家里的家务我会让他参加进来,而不像以前自己全包干,让他像小宠物一样待着。这种相处方式,让感觉到他的进步,学会了关怀人,学会了容忍。训练孩子一辈子的事,且行且学习,我会和孩子共同成长!很感谢钟老师推举这本书,也盼望老师和其他家长能把更好的阅历一起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