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学有所用 我的讨论领域是环境评价原理与方法,毕业后假如能投身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当然是最理想的结果。实习期间非常幸运,自己不仅可以了解报告书(表)编制的整个工程,还直接参加到两份环评报告表的编制中,特别是看到平常常常讨论的预测模型、预测方法被运用到环评报告中,真有一种莫大的欣慰感。不过,现实中的环评与理论中的环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环评报告中的评价方法一般都选用最成熟、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在环评技术导则中都有具体的规定,从理论上说,这些方法都是比较简单比较有用的方法,我们在发小文章的时候往往不会选用这些方法,但在现实中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前导师也说过这两类环评的差异,通过实践自己对这种差异认识的更加形象,这给我今后的讨论提供了一个小小的启发,那就是尝试着改进现有环评方法,使它们在评价、预测现实环境时更加有用、更加准确。 积累经验 说实话,现在环保行业的就业情况不是很乐观,在实习中通过与一些专家、企业用人单位沟通后发现其主要症结在于:虽说我们是所谓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其实我们并没有掌握好能胜任这个行业的必要技能,一提到环境工程就是水处理,一提到环境科学就是环境管理、环境评价。这种经验缺失其实就是知识的片面和技能的`单一。通过实习我就发现环评工程师真是一个知识面要求广泛的职业,不仅需要了解环保相关政策法规,掌握必要的环评理论,此外化学知识、建筑学知识都要有所涉及。退一万步说,假如你的文字功底不强,也不太能胜任这个行业。所以说,假如不在学习中多掌握点技能,很容易在工作中犯原则性错误。在我接手的两个项目中就遇见过上述问题,有个项目单位在申报时总是口口声声地说他们的生产过程没有污染,甚至还想在污染物排放量上做点文章。通过向单位工程师学习咨询,我对其中的厉害关系有了一个清醒认识,其实企业是想躲避建设配套的环保设施,当然最终我得按章办事。我想假如没有单位专业人员的帮助,我是不会认清企业这类行为的本质的。 体察现状 由于项目的需要,实习期间我去了许多县市,对当地的环保形式和环保工作有了一些了解。俗话说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环境专业的讨论生,只有多到各地实地调查,才能真实地了解基层环保工作的艰难,才能更深层次地明白中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诸多尴尬的症结所在。虽然各地对本地区的环保很重视,但是在具体落实中却有许多难处,经济上的、行政上的、观念上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