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学计划模板七篇有关教学计划模板七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以下是我为大家编写的教学计划 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计划 篇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构造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生活中测量距离问题。 2、培育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及书写。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激发他们勇于探究、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1.读题能力; 2.辨别运用全等三角形测量距离。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已知”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前热身 找出下列图案中有哪些全等形?有几种全等三角形?分组活动,找出相应图形并说明道理。 注:1、老师提问全等形的类别,学生讨论回答。 2、进一步提问有哪几种全等三角形,每种各有几个。 活动二、情境创设 某地质勘测队要测量河两岸相对两点 A、B 的距离(如图所示),可先在 AB 的垂线 AF 上取两点 C、D,使 AC=CD,再过 D 作 AD 的垂线DE,使 B、C、E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这时 DE 的长就是 AB 的长。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解析:由题意知,AB⊥AD,DE⊥AD,所以∠BAC= ∠EDC=90?. 在△BAC 和△EDC 中, 所以△BAC≌△EDC(ASA)。 所以 AB=DE. 注:1、一学生读题,其他学生思考。 2、分组讨论,学生把答案书写在学案上。 3、老师点评订正答案。 活动三、变式探究 如图,河边有一条笔直的公路 l,公路两侧是平坦的草地。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要求测量河对岸 B 点到公路的距离,请你设计一个测量方案。要求: (1)列出你测量所使用的测量工具; (2)画出测量的示意图,写出测量的步骤; (3)用字母表示测得的数据,求出 B 点到公路的距离。 解析:方法一:用活动二的方法。 方法二:(1)测角器、尺子; (2)测量示意图见图; 测量步骤: ①在公路上取一点 A,用测角器测得∠A=90?; ②在公路上取一点 C,用尺子测出 AC 的长,记为 m 米; ③用测角器测得∠ACB= ; ④在公路的下方过点 C 作射线 CM,使∠ACM=∠ACB = ,交 BA 的延长线于点 D; ⑤用尺子测出 AD 的长,记为 n 米。 (3)由测量步骤知, 在△BAC 和△DAC 中, 所以△BAC≌△DAC(ASA)。 所以 AB=AC. 因此 B 点到公路的距离为 n 米。 注:1、学生齐读题目。 2、学生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