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创新性教学平台实践与探究报告 创新性教学平台是将知识、素养、能力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平台,是大学生工程教育中的最高层次的教学平台。从全国高校工程培训中心创新实践进展可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育获得了一定的重视,创新实践活动已经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以不同覆盖面进行。 从部分重点院校的创新性实践平台可以看出,目前创新平台多以机器人为主,这是因为机器人是一部精密机械组合体,是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它融合了造型、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件硬件和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是目前世界各国高校和讨论所进行教学讨论和工程训练理想的实验平台。[1]机器人涉及到机、电、控制、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知识,可使学生得到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育,使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建构广域的工科知识基地,对材料、机械、电子、计算机硬件、软件科学、可编程控制和机电一体化流程有全面认识。 我校作为地方性综合院校,与重点高校相比,在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中,机器人类创新项目的参加程度比较低,有关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探究如何利用机器人模型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组建机器人创新性教学平台的意义和目的 机器人讨论是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技能训练、工程实践训练最理想的平台。组建机器人创新性教学平台对于培育学生创新动手实践能力,对专业知识的巩固和融会贯穿、提升院校办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育创新动手实践能力,对专业的巩固和融会贯穿。 目前许多各种工科专业都开设了电子电路、检测技术与传感器、嵌入式微控制器、控制原理与控制工程、单片机和微控制器、数字电子和模拟电子、数字逻辑、检测技术与传感器等课程,但是课堂的的学习和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课程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无法根本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要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其中一个途径就是让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训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机器人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具备多种新技术,而且具备趣味性,通过创新性的教学平台能充分引导学生创新动手的实践能力。 组建机器人创新性教学平台能为高等院校的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综合的专业机器人教育和讨论平台,能通过采纳系统的方法对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单片机和微控制器、数字电子和模拟电子、数字逻辑、检测技术与传感器等课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