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 第 6 封 选择的智慧引言_李开复的信_我为您精选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 第 6 封 选择的智慧引言 我觉得,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准则或方法,而是在复杂情况下权衡各种影响因素,并以最为智慧的方式作出正确抉择的能力。我把这种能力称为“选择的智慧”,它的思想核心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承了 2000 多年的“中庸”之道。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21 世纪是一个选择的世纪,因为未来的历史学家假如回顾今日,他们会记得的今日最大的改革并不是技术方面或网络方面的革新,而是——人类将拥有选择的权利。 他说这句话是因为在今日的信息社会里,人人都能猎取信息、学习知识、靠脑力上进,人人都有机会,那么人的成功就更要看各人积极地争取和智慧地选择。 在与大学生的书信沟通及创办“开复学生网”的过程中,我看到有很多学生虽然拥有选择的权利,虽然生活在优越的大环境中,但仍然有许多学生时常遇到迷茫的时刻。例如,常常有学生问我有关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 我的回答是: 我能帮你做的不是选择,因为你自身的问题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未来也只有自己最在意。 我能做的只是传授给你选择的智慧,帮你倾听自己心底里最真实的声音,帮助你做出智慧的选择。 我提出选择成功的智慧共有 8 种: 用中庸拒绝极端;用理智分析情景;用务实发挥影响;用冷静掌控抉择;用自觉端正态度;用学习积累经验;用勇气放弃包袱;用真心追随智慧。 (一)用中庸拒绝极端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华,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理解中庸真正的内涵。其实,中庸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避开并拒绝极端和片面。 比如说,在我的第五封信中提出的积极主动,假如做到了极端,就变成了霸道,喜爱对别人颐指气使。在我的第二封信中提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同理心,假如做到了极端,就变成了盲从,什么事都没有主见。极端的自信就成了自傲,极端的勇气就成了愚勇,极端的胸怀就是懦弱,极端的自省就会变成自卑。 我曾经亲身经历了一个极端的测验:公司在培训课程中,让10 个副总裁围成一圈,一个半小时内可以畅所欲言,只有不可以讲公司的事情。于是,大家开始谈论天气、政治、体育……其间还出现了争吵。一个半小时后,每个副总裁都按自己心目中对其他副总裁的尊敬程度,为他们排一个序,并把自己安插在合适的位置。排序后我们发现:倒数第一的是从头到尾没有讲话的人,倒数第二是话最多的人。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