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总结经验做法(推举) 近年来,某市深化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创新务实、克难攻坚,下大力破除“肠梗阻”、打通“高速路”,着力打造科学、便捷、高效的“全流程、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全力以赴推动建筑产业高质量进展。 一是做优“联通”文章,最大程度让企业少跑路、让信息多跑腿。打造“一个大门进来、一个窗口对接、一揽子办理”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全面实行”统一收件、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服务模式,XX 领域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大厅,实现“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确保企业“进一扇门,办一揽子事,最多跑一次”。大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探究形成“一窗受理—平台共享—联合审验—统一确认”联合验收模式,破除了企业“多跑”、部门“多头”、各自“分验”的弊端,竣工验收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牢固树立“互联网+”理念,依托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省政务服务系统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全面实现“不见面、马上办”,网办率达 100%。 二是练就“合减”功夫,最大限度为企业减负、为实干加速。纵深推动“并联审批”,全面清理不合理前置条件和“搭车”审批事项,推行“容缺后补”审批和告知承诺制,将资金到位证明等 X 个审批事项实行承诺制,将消防、人防、技防等并入施工图设计审查实行联合图审,将安全报监、质量报监和施工许可证合并办理,审批材料由分 X 次提交的 X 项材料压缩为 X 项,审批时限由原来 X 个工作日缩减为 X 个工作日,水、气、暖报装由过去的 X 个工作日压缩为不超过 X 个工作日。坚持主动作为,积极靠前,建立项目月度跟踪机制和季度调度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分区指派指导员,下沉项目一线,送惠企政策、纾企业难题,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某市建筑业克服疫情影响实现稳健进展,两年产值平均增长率达 XX%。 三是下足“培育”气力,最大力度助企业腾飞、促行业进展。扎实开展工程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等专项行动,全市荣获国家“三 A”标化施工场地 x 个、“建安杯”优质工程 x 项,市黄河奥体中心荣获全国第十三届中国钢结构金奖,市人民医院迁建项目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某市成为全省首家荣获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的地级城市,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