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考研就业各不同首先,不论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选择创业的学生都很少,二本院校、高职院校选择创业的学生为零,一本院校选择创业的为 3%,也很低。这反映我国大学毕业创业比例低的现实。其次,考研是一本院校、二本院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出口,其中二本院校考研比例最高,达到 41%,超过准备找工作的学生(30%),一本次之,为 30%,考研和准备就业者为相当(准备就业者为 30%),三本选择考研者为 19%,低于准备工作者。将考研和公考比较,考研也热于公务员考,一本院校考研 30%,公考 3%;二本院校考研 41%,公考 14%;高职学院考研 19%,公考 16%,从中可见,二本院校和一本院校是考研的主力军,尤其是二本院校,考研是学生的重要就业选择,也是学校的办学导向。再次,靠亲戚朋友推举就业信息,超过学校招聘活动和发布的信息,其中,高职院校学生有 100%选择亲友推举获得就业信息,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这一比例分别为 41%和 35%,与之对应,通过本学校的招聘活动或发布的招聘信息,一本院校为 35%,二本院校 32%,高职院校 14%,这也表明,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组织的校园招聘活动更多,而高职院校的校园招聘活动不足,迫使学生自寻出路。而不论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高职院校,都有 40%左右的学生选择通过媒体或专业求职网站查找招聘信息(一本为 41%,二本为 36%,高职院校为 40%),这反映媒体和专业网站在学生求职信息发布中扮演的重要作用。政府和学校有必要进一步加大信息服务力度。另外,不同意选择去民营和个体企业,更同意去国有企业,也是三类院校毕业生的共同特点,一本院校选择同意去民营、个体企业的为 15%,而选择国有企业的.达 30%,二本院校选择同意去民营、个体企业的为 14%,而选择国有企业的为 23%,高职院校选择去民营、个体企业的仅为 7%,而同意选择去国有企业的为 17%.当然,学生的选择,也与自身的能力有关,这在选择去中外合资、独资企业上,表现明显,一本院校有 60%学生选择去中外合资或独自企业,二本院校为 18%,高职院校则为 3%.出国留学的情况与此类似,一本院校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最多,达 23%,二本院校和高职院校选择出国留学的比例则很低。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类院校的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域时,都存在“四六开”的现象,选择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为 40%左右,而选择中等发达城市的为 60%左右。这说明,择业地域不再聚焦北上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