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 1.引言 2024 年底,财政部出台了最新版的《小企业会计准则》。新出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内容上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存在着十余处的不同。这些不同之处会对符合中小企业确认条件的企业在收入的确认、费用的计提、纳税等方面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对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产生重要的变化,也会对中小企业会计报表做提供的信息准确度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找出《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不同之处,并从中找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优缺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取之所长,补之所短,将会充分发挥该准则的作用。 2.《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2.1 中小企业历史成本计量的比较 在会计计量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需要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或公允价值等会计计量属性中对本企业的会计要素进行计量。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仅要求中小企业采纳历史成本对相关的会计要素进行计量。 2.2 公允价值的相关要求的比较 中小企业金融资产的确认与入账价值的比较:对于企业的长期债券投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公允价值入账,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要求根据成本(即购入价加上相关税费减去实际支付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入账;对于那些长期投资的利息收入来说,《小企业会计准则》不再要求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根据其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而是要求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根据债券的本金和其票面利率计算;而对于投资期在一年内,并可以随时变现的短期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则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个科目,余姚分别计入。这样对于小企业来说,就会显得比较繁琐,因为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日常相关业务并不需要做的这么细,也没有过多的投资项目。《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中小企业只需要根据所持有的股票、债券、基金等投资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即可。在长期债券投资或者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中的债券折价和溢价的摊销核算当中,《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持有的债券在持有期内在确认相关利息收入时要根据直线法进行摊销。实际利率法是采纳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① 根据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实际利率。 ② 根据面值计算的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③ 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