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母亲节的感恩教育 母亲节表达了人们对母爱的讴歌、对孝心的珍藏。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幼儿深化了解母亲节的文化内涵,懂得母亲的不易,表达“牛羊安知跪乳之恩”的恩情。同时老师以一日活动为载体,可以实现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 一、学母亲节知识——童年有学心 幼儿对于传统母亲节的名字是陌生的,在幼儿群体中,虽然比起低龄幼儿,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对于传统母亲节没有太多的印象。在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将放大的日历进行艺术化的展现。绘本寄情,书单传递。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有很多关于母爱的绘本,比如《我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等,这些绘本不仅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大人,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撒下爱的种子,感受到浓浓的母爱。在老师向幼儿推举的过程中,可以简单介绍关于母亲节的绘本故事情节,从而帮助幼儿感悟到浓浓的亲情。在推举读物中,可以推举中外优秀的绘本故事。《谢谢妈妈》这本书的是草场一寿。小水看到狗妈妈生了七只小狗,而它们之间都通过脐带相连。小水不解,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告诉她,不光是小狗,我们人也如此,当宝宝在妈妈身体里时,我们也是通过脐带相连的。脐带带给母子的不仅是营养的供给,也连接着母子的心、母子的情。纵观历史,我们的祖祖辈辈就是通过这条脐带在传承,生命在继续,妈妈的爱也在继续。这本书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神圣和奇妙,也是超级适合母亲节阅读的。母亲节溯源,节日寻芳。对于母亲节的来历,老师可以采纳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幼儿了解母亲节的来历。了解母亲节是有故事的。在追溯母亲节的来历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来感悟其中的真情,母亲节活动的意义是唤醒对母亲的崇敬之意、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教育之恩。更可以自己来示范朗诵中国大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让幼儿来品味体验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情感。在视频中,可以链接到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 年 5 月 9 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舞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后,她到处游说并向社会各界呼吁,号召设立母亲节。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响应。1913 年 5 月 10 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 5 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 1948 年安娜谢世时,已有 43 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