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慧的方法,不是补课,也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从事了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了十几年应试教育的磨炼,如今又沐浴在课改和素养教育的甘霖之中,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乃至终身进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学生广泛涉猎书籍报刊,阅读各种类型、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作品。近年来,我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实践,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段,要他们静下心来读课外书,并非易事。因此,我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拉近他们与书本的距离。 1.故事激励。我常常结合教学向学生讲述一些名人刻苦读书学习的故事,并让学生阅读一些中外名人刻苦读书、努力学习内容的文章,激发学生读书成才的美好愿望,让他们懂得大量阅读对于一个人一生进展和成功的重要意义。通过这样的正面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迪。 2.树立榜样。我把班内平常喜爱课外阅读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课外阅读小组,常常给他们提供一些课外书籍报刊阅读,并让这些同学在班内讲阅读的体会与收获,对他们进行大力表扬。这些同学由此产生了很强烈的自豪感,阅读的兴趣更浓了,同时,带动了班内一大批同学加入到课外阅读小组中来,形成了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 3.师生同读。身教重于言教,一个不喜爱读书的老师是不会让学生喜爱读书的;要使学生成为一个读书人,老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人。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养成了坚持读书的习惯,并把自己读过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推举给他们阅读,有时我也向学生借书来读。阅读课上,我和同学们一样,事先准备好一本书和学生一起静静地阅读,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读得特别用心。 二、向学生传授一些课外阅读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当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一定的兴趣之后,还要掌握一些课外阅读的方法,才能使他们能够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除了平常结合语文课的教学训练一些阅读方法外,在每周的阅读课上,我结合文章实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