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坛公园观后感 700 字 天坛公园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 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游天坛公园观后感 700 字,希望能帮到各位。 游天坛公园观后感 700 字 1 6 月的北京天气晴朗,阳光温馨,下午有空儿,便整装出发去天坛公园游玩。我想从东门进去,出租车司机把我拉到北门,大约这里是常见的入口。在门口买的是联票,35 元,一点儿没打折。天坛公园里有许多小花,令人喜爱。前方能看到有美丽的圆形宫殿,从西侧门上去,进到一个院落里,中间高高的台阶上是祈年殿,东、西、南面均有古典式方形宫殿。祈年殿是圆形的建筑,以深蓝色加金色花纹为主色调,在高高的基座上,祈年殿显得异常的美丽、庄严、典雅。四周是方形的围栏,有白色(汉白玉?)的柱石,我不由得惊叹这座建筑的美丽!祈年殿内墙外有燔柴炉,是祭祀时燔烧牛犊以迎天神的处所,用绿琉璃砌成,祀典礼成,要把供品和祝版、祝帛均运到炉内焚化。燔柴炉旁还有燎炉,是焚烧给先帝供品所用的大火缸。 出了祈年殿,沿长长的丹陛桥到皇穹宇参观。这也是座圆形建筑,略小于祈年殿,有些像谷仓,圆形的屋顶下是圆柱形的墙体,用中国古代宫殿的常用红色漆成,整体颜色与祈年殿相仿佛。四周的围墙是圆形的,称回音壁,据说可以传声,有人在墙边大喊,在一片嘈杂中不知远处的友人能否听到回音。 出了皇穹宇,向前便是圜丘,是皇帝进行冬至大祀的地方,入门处有形似牌坊的三座门,圜丘是一高台,内部是三层高圆形的台子,台上空空如也,大概进行典礼时会站满了人;外面有方形围墙,也有燔柴炉、燎炉。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明清时期皇帝通常是在这里进行孟春祈谷和冬至大祀的典礼,园内西部有斋宫,是祭祀前皇帝休息的地方。从斋宫里摆放的明清两朝皇帝画像和简介看,许多皇帝对祭祀颇为重视,祭前要在斋宫里沐浴静养,诵读先祖遗训等。神乐署是当时教授乐舞的处所,祭祀前百官也常要在此学习一些礼乐。现在神乐署里植有月季,颜色鲜丽,有的月季颜色是多重的,如白色带有红边,或粉色中杂有其它颜色,显得花朵非常饱满、变化多端。 过了斋宫向北走,再向东,有百花园,可惜园中并无多少鲜花;再向东是月季园,园里各色月季花开得正旺,颜色缤纷!我从东门出,向劲松桥方向行进。天色有些晚了,我准备歇一歇,便到劲松电影院看电影,是一部美国大片:波斯王子:时之刃,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