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20xx 年县政府仔细贯彻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战略决策和部署,积极转变扶贫开发思路,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紧紧围绕年初县政府和州扶贫开发部门签订的目标责任,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深化推动我县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落实,共投入扶贫资金 2418 万元,实施了整村推动、藏区扶贫产业进展、旅游扶贫产业产业进展和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等重点项目,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更多内容,请看下文。牧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一、概述xx 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牧业旗。全旗共辖 8个苏木镇;161 个嘎查,其中以牧为主的嘎查 90 个、以农为主的村 71 个;568 个村民组;总人口 17.85 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12.76 万人。20xx 年 6 月末,全旗牲畜总头数 198 万头,但贫困农牧民人均饲养牲畜仅 3 个羊单位。xx 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经过多年的扶持与进展,全旗的贫困程度虽有所减轻,但受自然灾害、地理环境、人口素养、农牧业基础设施状况等影响,贫困面还比较大,贫困程度还比较深,到 20xx 年底仍有 42 个贫困嘎查村,占全旗嘎查村总数的 26%,未解决温饱人口 1.68 万人,低收入人口 2.11 万人,分别占农牧业总人口的 13.2%和 16.5%,无灌溉饲料地或人均不足1 亩水浇地 2.7 万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 21%,特别是牧区无畜少畜户人口 2.2 万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 17.2%.。二、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目前,在牧区贫困户中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六种情况:一是因病致贫,比如因家中一人或几人患了一种需长期医治的疾病,每年需花费不少医药费而贫困,约占贫困户的 50%;二是因灾致贫返贫,主要是长期的自然灾害使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得不到改善,收入低,加上底子薄,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生产性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而致贫,约占贫困户的 25%;三是因学返贫,主要是学杂费逐年增高,一个学生从小学读完大学就得需要几万甚至十几万元,不仅大学的学费居高不下,就中小学的杂费也让一些农牧户难以承受,特别是近年学校大量合并,多数自然村都没有小学,许多小学生和学前班孩子都需要家长陪读,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开支都很大,一个小学生一年也需要几千元的费用。约占贫困户的 10%;四是因残致贫,有些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致残或是残疾人,因不能从事正常的劳动,更不能去谋取发家致富的非常复杂的事情而致贫,约占贫困户的5%;五是懒惰致贫,一家人不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