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说课稿 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玲玲的画》说课稿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糟。看,玲玲玲玲准备参加竞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我们班的学生更是活跃,上课爱举手发言,甚至爱在座位上接嘴。他们对语文很赶兴趣,普通话说的好,没有方言尾音,能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表达能力一般,词汇量还不够丰富。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进行以一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 《玲玲的画》是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为了使语文课有一个整体性,让学生先知道本单元教学主题,然后让主体贯穿整个单元教学,我设计了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单元导读部分,概括出:本单元教学主体是: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环节二 语文的教学,应该先给学生一个整体的输入,从整体入手,在整体中学习。所以,在初读课文部分,先让学生认识玲玲,要求读准确,写准确。引导学生质疑,然后把学生的质疑归纳成: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学会朗读课文。在这个环节,我根据从简单到困难的层次,让学生朗读课文。 首先是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利,不能漏字,也不能添字。假如遇到不会读的字怎么办?请拼音帮忙,请教同学或者老师。 第二次是请 10 个学生,分段朗读朗读课文,要求其他学生专心听,他们读书,有没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他们按要求读准字音了吗?检查出学生读不准确的字词或者语句,然后重点指导读准确。这个环节,自主,高效,以学生为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估量“端详、叭、这幅画、收拾、那么糟、脑筋、又在催它”这些词语比较难读。 “叭”这个象声词也很容易读成“趴”,要重点指导。“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