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影像技术在股骨头坏死的应用 目的:对股骨头坏死实行磁共振影像技术诊断后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本讨论以 2024 年 3 月至 2024 年 9 月期间本院收入的46 例疑似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作为讨论对象,结合磁共振做系统的检查,经三位以上副主任医师作出相同诊断作为标准,分析磁共振诊断准确率及特异度。结果:磁共振诊断 46 例疑似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中确诊 45 例(97.8%)。结论:磁共振应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诊疗提供较高的诊断依据。 磁共振;股骨头坏死;诊断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缺血性组织坏死病变,坏死组织主要包括骨髓基质细胞与骨细胞,此外还包括脂肪细胞坏死[1]。这类疾病存在一定的流行病学,从发病率来看,男高于女,从年龄来看,发病人群主要为中老年。股骨头坏死可造成多种不良预后,主要有双侧股骨头累及引起的持续性痛苦,股骨头塌陷与关节僵硬也是十分常见且影响深远的并发症之一。股骨头坏死可对患者的肢体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患病后可出现跛行以及躯体平衡性变差[2]。早期诊断可以争取有效治疗时机,临床上常以影像学技术展开诊断,本次讨论就磁共振影像技术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展开分析,以我院 46 例疑似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作为讨论对象,具体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讨论以 2024 年 3 月至 2024 年 9 月期间本院收入的 46 例疑似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作为讨论对象,结合磁共振做系统的检查。其中男性 27 例,女性 19 例,年龄 28~81 岁,平均年龄(56.31±5.42)岁,既往有骨创伤的患者 6 例,合并糖尿病 4 例,合并痛风 4 例,合并软骨营养不良 3 例。讨论对象排除以下疾病:严重心理疾病以及精神疾病;严重心脏病;体内金属植入者(人工金属心脏瓣膜);动脉瘤;合并妊娠的患者;重度高热患者[3]。本讨论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1.2 方法本次讨论中所有患者均实行 PHILIPS 磁共振仪进行检查。诊断前首先告知受检者磁共振相关禁忌证,告知磁共振检查时注意事项[4]。检查前指导患者调整受检体位,取仰卧位,足先进,双下肢自然伸直,双足尖保持同一水平线,脚尖向上。调节相控阵线圈,调节层厚以及序列,层厚范围5mm[5],层间距为 5mm,横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序列选择T1W、T2W、T2WTSE,需要序列增强扫描的患者应及时沟通,序列增强 T1W[6]。1.3 评价指标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股骨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