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比方句的两种形式(有比方词和没有比方词)。 2积累俗语和成语。 3能清楚、明白地介绍自然风光,并能学习课文的写法,用语言文字把景物生动、形象地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比方方式的多样性;在习作中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把景物生动、形象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 有关祖国自然风光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3~4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读句子,自读自悟。 2合作沟通,发现特征。 3总结特点,拓展延伸。 4老师小结:比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推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方句,主要看是否把一个事物比作了另一个事物。 二、语海拾贝 1反复读句子,读懂句子的意思。 2四人小组互相沟通,谈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3熟读成诵。 三、成语 1自由练读,读通顺,想想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2把读懂的内容与同学沟通,或提出自己的疑惑。 3沟通阅读体会,说说成语的意思。 4说说自己从成语故事中受到的教育、明白的道理。 四、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伴随着作者的足迹,领略了华山的险、九寨沟的美、五月青岛的秀在生活中,同学们也游览过不少的地方吧,也许你也有新奇的发现和奇异的见闻。下面就让我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清楚、明白地给大家介绍介绍吧。 2小组合作,多向沟通。 (1)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所见到的奇异的美景,注意要有一定的顺序,把漂亮的景色描述清楚。 (2)小组内评比,看谁说得最清楚、明白。 (3)小组汇报沟通的情况,推选一位讲得最好的同学,到班上沟通。 3全班沟通。 4老师小结。 五、习作百花园 1读懂题意,明确目的。 (1)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2)小组合作,互相解决疑难。 (3)老师引导梳理习作要求,明确选材范围,提示本次习作目标。 2读写结合,扩展视野。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再次品读与本次习作有关的文章,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及表达方式。 (2)老师向学生推举几篇范文学习。 (3)启发学生联系自己所见到的自然美景选材。 (4)学生练习作文,写完后反复修改。 3评价修改,乐于沟通。 与同桌或四人小组内交换作品读一读、评一评(从两个方面评价:作文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再次修改。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主选合作伙伴和阅读方法阅读短文。 2边读边想,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