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加值在国企业绩考核的应用摘要:目前在企业价值制造能力的考核过程中,经济增加值(EVA)是一种较新的考核方式,国内外的经济学者正在对此积极讨论。目前在国企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中纳入了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避开了传统净资产收益率考核中的不足,在企业各项业绩考核指标中作为基本考核指标,占比较高。本文介绍了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方式,分析了其在国企业绩考核运用中的制约因素,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国企业绩考核提供了参考意见。关键词:经济增加值;国企业绩考核;经营管理理念;资本市场企业传统的业绩考核方式主要追求会计利润,关注企业的历史价值,对企业价值制造能力重视不足,缺乏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考量,考核中可能出现会计利润虚增现象,难以真实反映企业的价值制造能力,而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的运用对此进行了有效弥补,剔除了债务成本,将股权投资的机会成本考虑了进去,有利于国企完善业绩考核体系[1]。一、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即 EVA,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经济增加值是一种把会计基础和价值基础结合起来的评价方法,能更全面评价企业经营者有效使用企业资本、为股东制造价值的能力。不仅剔除了债务成本,而且考虑了股权投资的机会成本,克服了会计利润难以正确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忽视权益资本成本的缺陷EVA 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指标的最大不同,就是充分考虑了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二、经济增加值在国企业绩考核应用中的不足(一)国企经营管理理念不够先进。国企的经营管理理念对其会计税收核算具有重要影响。经济增加值核算方式的建立将权益资本成本考虑进了企业利润核算之中,是修正之后的会计利润,能够较为精准地反映国企的经营业绩与价值制造能力。目前国企在对其的运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业绩考核运用层面,而在经营业绩的考核层面上则考虑不足。因此在企业的价值制造能力的提升层面不足。目前国企建设进展过程中经营管理理念依旧不够先进,企业经验依旧主要停留在扩大企业规模、追求规模效应等层面,对企业自身价值制造能力的重视不足[2]。(二)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进展不成熟。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的运用与资本市场进展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国外由于资本市场进展较为完善,因此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空间。而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系中,资本市场进展依旧不够成熟与完善,因此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在运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误差,难以对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