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信息收集 1. 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专业目录是报考及全部复习计划的依据,一般在每年8 月底 9 月初由各招生单位公布,近几年高校改革,专业调整频繁,更要格外注意,免得你早就瞅准的专业突然改名换姓,不知去向了。所以你必须密切关注招生简章。 2. 公共课考试内容与题型 这是由每年 6、7 月份出版的各科《大纲》详细规定的,因此要保持高度关注。考试大纲是考研的指挥棒,为考生指明了复习方向。这个会很容易得到,只要留心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还有各考研专业网站提供丰富及时的信息就可以了。 3. 专业课考试内容与题型 公共课有大纲,但专业课却需要自己去多方打听,因为教育部禁止招生单位划定复习范围。是否清楚专业课考试内容,对复习影响极大。 猎取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种:首先,编写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但公布试题的单位是很少的,目前一部分的专业课试题可以在各院系讨论生处买到;其次,联系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们的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再次,找在读讨论生。和导师相比,在读讨论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有用”,所以尽量找所报院系在读的讨论生咨询。这一点也需要你常常登陆校园的各种考研论坛发帖,这样还是能得到前辈们的一些指导。此外,权威的辅导班。权威的考研辅导班往往编写和占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并提供给其学员,选择一个好的辅导班就等于找到了一个可靠而稳定的信息来源。 二、怎样编写考研信息 上述的这些信息应该到哪里去编写呢?我们主张,搜集考研信息的渠道一定要多样化,而且在不同的渠道编写不同的信息。渠道不对,不仅信息可能编写不到,就算编写到的,也可能是失真的信息。下面是常见的考研信息的编写渠道。 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这些媒体的传播内容是公开的考研信息,如国家有关讨论生招生、考试的政策等,当然网络信息的真伪问题也需要考生们自己去用心辨别。 招生单位。招生单位包括报考院校的研招办、院系以及一些相关老师等。由于招生单位是专业命题和最终录用的裁决者,他们给出的录用名额分配等方面的信息显然是最为权威的。然而从招生单位猎取信息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时就要讲究一些咨询技巧,建议考生尽量亲自前往招生单位诚恳地进行咨询。外地考生不能亲自去的,可以电话或信件咨询,但有些问题需要处理好。例如函索招生简章,由于多数简章都是有价的,考生在去信的时候要附上钱和贴足邮资、写好回信地址的信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