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课 明清活跃的儒学【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一、产生条件:1.国际形势: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兴起2.国内形势:⑴ 政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⑵ 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市民阶层壮大。⑶ 思文:①文化专制严重,理学和心学盛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理学走向“极端”,引发思考与批判。)②“西学东渐”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3.个人因素:个人经历和个人品质二、代表人物及主张:三、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① 对儒学的继承与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②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性;③ 影响了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④ 没形成主流,影响有限,后才被重视。附: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总的原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吸取其中的精华,既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1、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3、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没能实现社会的转型?1.经 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2.政 治:专制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政治基础。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4.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儒家思想地位演变时 期 特 征 代表人物儒家演变特征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春秋形成,战国成为大宗人物主 张影响及评价李贽① 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② 挑战正统思想,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③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具有“离经叛道”的性格,自称异端。他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正统思想,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黄宗羲①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乃天下之大害”②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③ 提出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权利④ 主张“__ 工商皆本 _ _”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对以后的反对封建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顾炎武① 主张“经世致用”,认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