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 鸦片战争 学案(总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本课内容的教学,学生了解并掌握战前中英基本国情,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的爆发和结局,《南京条约》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等等。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系统引导学生分析英国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培养学生多角度的认识英国革命独特性的能力。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生认识到(1)林则徐等爱国将士的正义壮举,维护了民族尊严,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侵略的反抗精神,值得后人尊崇。(2)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工业化强国侵略的史实,理解“落后容易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领会爱国救国的历史责任感,进而确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使命感、人生观。【学习重难点】重点: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对战后中国社会的影响。难点:如何认识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学习要点】一、战前中英国情分析◆二、鸦片走私的危害★三、虎门硝烟★探究: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虎门销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的爆发,你认同此观点吗?为什么?四、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3、经过和结果(省略)五、《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六、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学后反思】第 1 课 鸦片战争 练习(总第 2 课时)1.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2.1832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3.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4. 20 世纪 30 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