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主要进展依据课题讨论方案和实施步骤,课题组在程志坚的领导下,逐步开展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讨论,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1、前期讨论工作预备充分。为了获得第一手讨论资料,本课题组成员乐观思索,为深化了解中同学使用网络的状况,进一步加强中同学思想道德训练,于2022年6月做了一份相关的调查报告,对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江阴市青阳中学、赣榆县金桥双语学校等三所学校(涵盖了苏南、苏北,包括了城市和农村)的近千名同学和百余名家长、老师进行了上网心理、上网习惯调查,并与部分同学对话沟通。该次调查实行问卷调查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苏南和苏北同学差异、农村和城市同学差异、同学和家长、同学和老师、网络资源、网络传播、道德标准等方面入手,对利用网络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系统讨论,调查结果比较可信。2、学校校内网络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确保课题讨论的顺当进行,学校领导进一步改善学第2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校软硬件环境。目前,高速校内宽带网运行正常,校内网站重新更新,后台由动态数据库支撑,使学校每一台计算机在校内的每个位置都能连上因特网,学校的每一口教室安装投影仪、电视机、展现台。设置校内网文化平台,不断丰富校内网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一系列训练教学活动,其范畴包括课堂教学和课余活动,内容包括训练信息、课改动态、视频答疑、网络文化、网上谈天、上网询问、在线争论和网上家教等。当前,我校正逐步利用现有条件开展以上活动,确保了多数同学能享受到优质的网络训练。我们以网络技术为载体,指导一些同学设计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和网页。丰富了网页上有关学校的新闻信息、图片展览等内容,我们还乐观提倡各班创办本班的网络专页,使那些专注于网上谈天、打网络嬉戏的同学将精力投入到本班网页的制作之中。3、课题组成员训练水平和科研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课题开展至今,已经取得了相应的阶段性成果。在讨论的过程中,课题组通过沟通、争论和总结阅历,形成了相当数量的相关论文:《利用网络资源促进中同学思想道德建设》(程志坚,《名第3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校》2022年第五期)、《利用搜狐校友录优化班级管理的实践和感悟》(戴艳《连云港电教》)、《网络背景下未成年人德育的策略讨论》(王晓青,苏州高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校内网的补充无线局域网》(陈伟《中学校电脑报》)、《利用网络资源激活备课组功能》(张政《中学物理》、《不行忽视的训练》(姚志红《班集体讨论》)等12篇,通过相关的刊物,在更广阔的训练范畴内,沟通阅历,进一步提高讨论效应。4、网络对同学的负面影响减小,正面影响增加。同学正确利用网络的效率提高了。根据讨论方案和步骤,2022年4月2022年10月,主要工作是研发网络资源,创建网络平台,扭转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成长的消极影响。一方面,借助网络,挖掘拓展德育信息资源,开展重大节日、纪念日的主题训练,探究青少年同学主体训练的新模式。另一方面,设置校内网文化平台,不断丰富校内内容,遵循不同年龄青少年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乐观开展一些有益于培育同学网络道德的活动;细心策划健康有益的同学网上活动,开拓同学进行有益学习的网络新时空,通过网络活动推动同学网络道德素第4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养的提升。同时,在讨论中,通过开展新海高级中学绿色网络系列相关活动,如:微机老师开展讲座、培训内容的创作和编辑,开展我与网络征文活动,开展拒绝暴力嬉戏,拒进营业性网吧宣誓和签名活动,开展家庭网络培训工作等活动,使同学逐步转变上网习惯,端正态度,正确有效使用网络及其资源。充分发挥班主任和社区工指导作用,因势利导,关心未成年人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育健康的网上人格,提高正确辨别、推断和选择信息的力量;不断优化网络德育队伍,聘请精通网络技术和心理辅导的老师担当网络辅导员,通过情感在线、网上谈天等形式,关心青少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