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高农夫工素养和就业力量,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进展的有效措施。面对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农夫收入结构单一等诸多问题,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对于加快富余劳动力的有序流淌和转移、增加农夫收入、促进全县经济进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县农村劳动力队伍现状据统计,我县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56342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52.1%。按年龄结构分:16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65243人,35周岁至55周岁68022人,55周岁以上23077人;按文化程度分:学校以下63814人,学校75300人,高中(中专、中技)17035人,大专以上193人。农村劳动力中把握专业技能的有23740人,占总数的15.2%,其中:高级工100人,中级工2100人,初级工21540人。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1、整体素养偏低,思想观念保守。一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结构不合理,学校及以下比例偏高,把握劳动技能的程度较低。二是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小农意识强的问题,小富即满、小进即安思想较重,只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进展眼光。三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受自身素养限制,加之政府对技能培训宣扬力度不够,致使农夫对技能开发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熟悉不足。2、培训难度较大,培训效果不抱负。一是目前农村劳动力人群状况简单、流淌加剧,工学冲突较为突出,组织培训的难度较大。二是培训专业设置与农村实际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对口,加之对市场需求猜测手段落后,培训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查的基础,存在较大盲目性,影响了培训的实施效果。三是从劳动力供需总量来看,供大于求的现象依旧非常突出,造成培训后没有就业岗位,也已成为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缘由。3、缺乏完整的协调运行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凭劳动部门一家的力气难以实现,为加强此项工作,亟待建立有第3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关部门共同参加、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4、资金筹措难度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涉及面广,需要足够的经费保障,但目前培训所需相关费用筹措难度较大,影响了转移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三、几点建议(一)加大宣扬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通过设立职业技能开发专栏,印刷发送宣扬标语、宣扬材料,开展职业技能宣扬周、宣扬日,组织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比武等活动形式,大力宣扬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和国家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内容和要求,鼓舞技能人才发挥重要作用,以宣扬各行业技能人才的突出事迹为重点,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训的乐观性,努力营造职业培训所需要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明确责任,建立协调协作机制第4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首先,要成立以主管县领导为组长,劳动、方案、财政、训练、林业、农业、科技及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组织。建立农夫工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讨论解决培训工作中的详细问题,编制培训方案,落实扶持政策,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农夫工的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以县乡劳动服务站、村劳动服务所为依托,成立乡镇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健全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网络,重点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和农业有用技术的培训工作。其次,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促进县域经济进展的大事来抓,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进展总体规划,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与管理,要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绘制以乡镇为主体的劳动力资源分布图,同时制定具体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方案,为转移就业制造条件。(三)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培训工作开展一是取消岗位和户籍限制,统一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用工单位在使用农夫工和城镇居民时要一视同仁。二是乐观探究用工单位招用农夫第5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工要参与医疗保险的详细方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