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暮鼓晨钟》读后感上海高校文学院孟盛有时候我也会猛然一惊,时间为什么过得如此匆忙?童年那个淘气捣蛋的我,中学那个永久坐在角落啃书的我,现在去哪里了?我又开头怀念,课桌前面那个短发的小女生现在还好吗?黑板上的记忆怎么一下子就被擦得一干二净呢?是历史。历史的脚步让我们刚刚说的话、做的事,成为过去。我们多么想让历史重新来过,端详一下青年、中年、老年,甚至带我们穿越到历史的现场。凌力老师的这部《暮鼓晨钟》好像透过时间的回环和空间的新旧,直接拉回到了康熙八岁到十七岁之间的经受。康熙的历史明显比我们要艰深得多。顺治皇帝二十三岁去世,康熙八岁即位。他的即位来得极其突然,因为年幼朝廷全部的事务由鳌拜等四位辅臣把持,皇权旁落。第2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四位辅臣是满族,马背上夺天下的大臣们一心想为自己的宗族获利,不断欺压文官,压榨百姓,排斥西洋科学。这些弊政让有识之士接连上书恳求革新,比如不断上书的吕之悦、陆健等老书生,可是越是上书,越要打压,甚至引来杀生之祸。极为夸张的是西洋的历法明明精确测出日全食而主事汤若望照旧成为被人嫌弃、讥笑的孤独者。年轻的皇帝和年迈的太皇太后如何处理窘境?此外,小皇帝还有一个红颜知己叫冰月,冰月是安庆王的女儿。血缘又束缚他们不能结为连理。当真相渐渐知道,冰月并非是安庆王的女儿,若公布予众又将是欺君之罪。可以说,小皇帝面临各个层面的挑战。在这里,我不禁停下笔思索,假如当代一个从小父母双亡的八岁孩子,他要照看一个家,他该如何作出选择?不难看出这个问题即使放到二十一世纪的今日都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明显对于处在十七世纪的康熙,他的家即是天下家国,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竟然把这些问题处理得妥稳妥帖。第3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我们看到成功者气吞万象的豪情,但更不能忘却背后的艰辛。莫问重重苦难后悲泪几行,且看屡屡纷争中豪情万丈。十岁的康熙开头偷偷学习西洋科学,十二岁的康熙已经会驰骋狩猎,十三岁的康熙打算话别自己朦胧的爱情,十五岁的康熙隐忍地对待劲敌。当鳌拜开头蓄意谋反,明晃晃的宝刀并没有让年轻的君王发怵,只说一句:“朕可是爱刀如命的,卿傅真的肯献,朕可就真的带走了。”平淡的语言化解了一场腥风血雨。康熙皇帝的镇静、冷静令人佩服。凌力老师笔下的康熙,不是一个圣人,也不是一个完人。他也有情感,间或也会露出孩童的本性。少年康熙的精彩之处在于不论前方如何凶险,他都保持孩童般和善的天性。孟子说,仁者无敌。我想康熙盛世的建立与和善有关。《暮鼓晨钟》属于长篇历史小说,有肯定虚构性。但历史的况味第4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就在于不断探究,不断想象,纵横古今,为当下的我们供应一种现实的选择。让昨天勾连今日,让今日拥抱明天。历史,并不在纸页。《暮鼓晨钟》选文赏析康熙二年。春到得早,正月就河开雪化柳吐芽。京师的路面像翻了粥锅,到处泥泞。不料暖过几天,叉下雪了,扯棉飘絮也似的,漫天飘舞,密密麻麻,把天地间的一切都包笼进那张巨大的白幔之中。拱卫着紫禁金阙的八旗内城,一时人踪稀疏,九衢寂然。从黎明到正午,蓬松的积雪将近半尺厚。大雪天不得不出门的行人可就遭了殃。第5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鼓楼东街,一辆五马高车和一辆二马轿车,相撞后一起陷入泥潭!这一撞很凶狠,不但双双不能动弹,连车身都撞得变了形,车门车窗打不开,车中人成了笼中囚徒!车中人竞都是女子!二马轿车内哭声高一阵低一阵,始终没有停止;五马高车内却传出骄横的脆生生的斥骂:“该死的奴才!你们倒用劲儿给我推呀!……再推不出来,拿你们一个个都杖死!……”这南来北往的通衢要道堵塞一个时辰了,前前后后被阻的车马排成长龙,都在叫骂督促。管事模样的大汉,头上腾腾地冒着热气,一边使皮帽子抹汗,一边声嘶力竭地吼叫着十几名跟班:“再推再推!这可是大路,不能闹着玩儿!快!赶马!都土手推!一,二,三!”十几个人舍命呼喝着号子,鞭梢甩得“噼啪”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