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查能力要求 导读: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查能力包括两个层面:一为基础知识层面,二为能力倾向层面。 根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定义,其测查的是一个人在生活、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能力,其性质是一种针对潜在能力的考试。它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测验,也不同于公共基础知识或具体专业知识技能的测验,主要通过测试一系列心理潜能,预测考生在行政职业领域内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它考查能力包括两个层面:一为基础知识层面,二为能力倾向层面。 1、基础知识层面 知识即一个人知道什么,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所获得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的知识广泛,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领域的内容,要求考生对各类知识均有广泛涉猎。这种知识分为两类:既包括零散的、个别的、孤立的、肤浅的或不完整的感性知识,如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基本数学运算能力、图表阅读与统计能力、汉语阅读与公文写作能力、对人文历史常识的了解与记忆等;也包括达到理性认识高度的理论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理性知识,如汉语语法知识、数学运算技巧、空间思维、哲学与逻辑学规律、统计归纳与综合分析等。 可以说,一套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就是一套微型的社会百科全书,了解与具备的知识越多,能正确解答的题就越多。这些知识,不是通过某种专门的学习培训就能具备的,而需一个人常做生活的有心人、社会的热心者、科学的爱好者,经长年累月的涉猎与积累方可高人一筹。当然,对于公务员考试来说,基础层面的知识虽然广泛,但并非没有偏重,一些与公务员工作紧密相关的知识,考生务必深化了解,如公文、管理和行政法律等。 2、能力倾向层面 能力倾向(即潜能)是指经过适当训练或被置于适当的环境下完成某项任务的可能性,而不是当时就已经具备的现实能力。换言之,能力倾向是指一个人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的潜力。 能力倾向之所以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测验对象,是因为自身有广泛性和稳定性。 能力倾向的广泛性表现在能对某一个体的所有行为发挥作用。通常所谓的智商,可以影响一个人从事一切活动时的效率,但这种影响都是间接发挥作用的;而能力倾向则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在某一职业领域中多种甚至全部活动的效率。因为这种广泛性,它才适宜于针对任何考查对象。 能力倾向的稳定性是指它不同于客观知识可以积累变化,也不像具体的专业指导技能那样容易通过强化训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