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最苦考研人群:跨校跨专业考研占 60%“再来一次”,多么让人怦然心动的措辞,对于不满意自己本科院校或专业的广阔学子而言,跨校、跨专业、跨地区考研成了他们千载难逢的“再来一次”的机会,每年有近百万人选择跨考,占考研总人数的 60%,大部分名校研院的外校录用人数超过了总人数的 70%……但机会总是与风险并存,选择跨考也意味着要比考本校本专业冒更大的风险,而科学理性地跨考将为你带来更大胜算。跨考的难度究竟有多大?你适合跨考吗?“三跨”成功之路能复制吗?本期独家正在揭晓。跨考大势鉴:热度逐年提升,交叉学科受追捧早在数年前,报考中央财经大学的外校生就占到 84.9%;北京大学每年跨校考研人数过万……巨大的跨考群体的背后,是残酷的竞争趋势: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高校有些热门专业的录用比例甚至低于 5%,分母中大部分为跨考生,越来越多的跨考生也正在挤进分子之列。“跨考蛋糕”究竟多大?“跨考江湖”水深几何?跨校、跨专业考研人数高达 60%以上据统计选择跨校或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占总人数 60%左右。据笔者调查,在 2024 年考生就读的某辅导班里,选择跨校考研的学员占到 90%之多,而选择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也达到了 70%.跨校、跨专业考研无疑成了当今的一种趋势。事实上,跨校跨专业群体庞大的'数字来源于一些客观的招生条件。在全国 2000 余所高校中,有 900 余所具有研招资格,拥有讨论生院的高校更是仅有 60 余所,民办高校从 2024 年才开始有 5 所获得研招资格。这注定了大多数学子想要读研就必须跨考,想要读好专业也必须跨考。据报道,早在 2024 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外校报考的考生就占到考生总数的 70%~80%;当年报考中国政法大学的 7000 多人中,本校的本科生也只有 900 多名;而报考中央财经大学的外校生则占到 84.9%;北京大学讨论生招生相关负责人表示,北大年招收硕士讨论生 3500 人左右,其中北大自己的本科生约占 1/3,并且近几年一直保持这个比例。“跨校报考我校并录用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重点大学,尤其是设立讨论生院的 55 所高校,占了录用总数的 70%.”值得欣喜的是,一些重点院校、重点讨论院在研招时不再过分挑剔考生本科时的专业。中科院研招办主任告诉本刊记者,在中科院讨论生院近些年招录的讨论生中,有很多是跨专业录用的。有基础学科跨应用学科的,也有应用学科跨基础学科的。这些考生凭着自己对跨考专业的浓厚兴趣以及由此激发出的巨大学习热情,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