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麋鹿》教学设计 课文《麋鹿》教学设计 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宝贵的野生动物? 2、今日,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3、请大家围绕课题猜猜,课文可能会介绍哪些有关麋鹿的知识。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老师相机点拨。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在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关于麋鹿的经历的,写了哪些事。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4、小结。 三、书写指导 1、分析字形。 2、描红、临写。 四、作业 1、抄写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什么?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奇”?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画。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生活习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