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考点导图】一、列强侵略和农民阶级的抗争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 ,使中国沦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3)影响:①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改变。③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年)(1)原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2)过程:① 1856 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② 1860 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 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 年 10 月签订《北京条约》。(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3.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年)(1)前期:① 1851 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② 1853 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2)后期:① 1856 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② 1859 年,颁布《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应农民的要求和愿望。③ 1864 年,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日本工业革命后需要在中国抢占商品市场,掠夺生产资料。 ②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3)影响:①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③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二、经济结构的变化、民族工业的兴起与社会生活的变迁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小农经济中的“织”与“耕”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欧美各国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洋务运动(1)原因:19 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2)内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3)评价:①未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②客观上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