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教案【考纲考点解读】明确考纲(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课程标准1.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2.列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3.列举当前公民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理解公民行使民主决策与民主管理权利的途径和方式。1.本部分考题集中于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公民监督权的实行的合法渠道、群众基层自治的表现形式及意义等。题型主要是选择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2.从设问方式来看,问题提出时用词多样化,比如选择题中多用“说明”、“体现”、“表明”、“启示”、“是因为”等词语,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思维能力要求高;主观试题设问多为提供建议、组织活动,突出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3.结合近期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关部门进行听证和公开征求意见的事例,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内容、方式和途径。4.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分析村民自治的完善和成就及村民如何行使权利进行民主管理。5.结合国家加大反腐力度的案例,明确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探究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考点精讲精析】一、知识梳理(一)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1.民主选举的不同方式项目从选民角度从候选人角度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含义选民直接投票选举选 民 先 选 出 自 己 的 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当选名额优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在选民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较合适能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能为选民提供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缺点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无法使用每个选民都不能直接选择自己信赖的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积极性容易造成虚假宣传、金钱交易【温馨提示】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1)直接选举适用于县级以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及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选举。(2)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全国人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