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西游记读后感1500字西游记读后感1500字(一)“妖为鬼域必成灾。”西行途中的妖魔,决不仅仅是一般困难的化身,而大都是代表着一些危害人民、无恶不作的封建黑暗势力,具有肯定的现实生活的真实内容。过去曾有人把妖魔指为“农夫造反者”,而现在仍有人把妖魔美化为“敢于触动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的娇魔”.这些说法,实在特别牵强。实际上,《西游记》里的妖魔都是一些超越了常人的“特别”阶层,他们与仙佛一样,是可以长生的,是拥有法力的,而这里的所谓法力实际上就相当于现实中的权力。所以与其将他们看做是“农夫造反者”,更实际的划分应当是将他们看做“神”这个大范围的一员,他们其实就是“神”里面的蛀虫。不但不为民谋福利,而且时常劳民伤财,大肆搜刮剥削。孙悟空,就是这些蛀虫们的克星。他应付这些人从来都不手软,尽管很多时候并不被唐僧所理解,他仍是义无返顾地将他们扫除。哪怕事后又被满天仙佛将“妖魔”领了回去,甚至招致唐僧狠心驱除,除害护航第2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之心全不曾改。从东土到西天十万八千里,遇到的妖怪头子就有几十个,但他一条金箍棒打遍西天世界,令妖魔鬼怪闻风丧胆。并且他同妖怪斗争,大多数都是主动进攻,只要一听说妖怪扰乱人间,就决不放过。收伏八戒之后,他就对引路的高才说:“以后但有妖精,多作成我几个,还有谢你处哩。”第67回驼罗庄仆人请悟空捉妖,悟空当即向上唱个喏道:“承照看了。”八戒在一旁就这样说:“你看他惹祸!听见说拿妖怪,就是他外公也不这般亲热。”很能说明悟空斗争的主动性和乐观性。此外,一再通过书中人物之口,赞扬孙悟空“专救人间灾难”,“与人间报不平之事”.在通天河畔,他不仅救下了两个“祭赛”妖精的幼儿,而且除灭了妖怪,免除了老百姓世代的灾难。比丘国、朱紫国等故事,都是孙悟空主动进攻,为民除害。他每次捉住妖怪头子之后,总要把小妖毁灭洁净,以免给百姓留下祸害。可见,孙悟空已经脱离了专为自己斗争的性质,而是为了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为了弱者而斗争。第3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孙悟空的形象实质不仅在于敢斗,更在于斗则必胜,故为“斗战胜佛”.他取得斗争成功有两个法宝:一是武艺高强这在大闹天宫中表现得尤为精彩;一是擅长斗争,亦即有勇有谋,斗智斗勇。他常常变成蚊子、苍蝇、蟭蟟虫,钻到妖精洞里去弄清妖精的底细(如黄风怪);或者依据蛛丝马迹推断妖怪的来历,然后依据这些妖怪的特点,查找相应的对策(如黄袍怪);有时他又化为妖精的丈夫或妻子去哄骗妖精(如三调芭蕉扇)。或者赚来妖怪的法宝,反置妖怪于死地(如计盗紫金铃)。他还擅长运用钻到敌人肚子里去的战术来制服妖精(如黄眉怪)。他机灵敏捷,随处设计,经常令妖怪防不胜防。最终,当取经事业完成之后,取经集团全部成员都修成了正果。但我们应当留意到的是,所谓的“正果”应当只是一种喻意,和佛教的教义并不完全全都。五人中,孙悟空成佛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如来给他的“政治鉴定”认为孙悟空成佛是因为其“炼魔降怪有功”,可见他得成正果,完全是因为“有功”,即完成了造福人类的事业,为人类群体做出了贡献。第4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完成了宏大的事业,最终达到了造福于人群的目标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着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好玩。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颜色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这是一部全部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猎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爱它鲜亮的人物共性;有人喜爱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爱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讨论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们取得真经靠的是,顽强的意志,不屈不挠的精神。大慈大悲的胸襟。这样才能到达遥远的古印度。他们一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坎坷很多,他们只有依靠这种精神才能战胜一切,越过陡峭的大山,跨过宽广的大河。“虾虽小,却能游过大海。燕子虽小,也能飞越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