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第二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2.认真阅读课本 P4~P9 页勾画出主要知识,。3.预习自学部分要求所有同学都能掌握,合作探究部分要求 AB 层全部完成并有自己的思考,C 层尝试完成合作探究部分,课后训练案可先不做。 4.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标识出来以备课堂上小组讨论、突破。【学习目标】1、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2、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3、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重点、难点】1、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课 前 预 习 案【教材助读】(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 、 、 ,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 ,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及其发展: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播媒介简称传媒。传媒大体经历了 、 、 、 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 为标志的。 (2)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 、 、 、 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3)大众传媒的优点:能够最大程度地 ,汇集 ,日益显示出 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要求:既要更加 ,又要更加 。【预习自测】1、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是否一致?2、 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的特点? 4、“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①古代商旅活动 ②网络互动 ③教育 ④人口迁徙 ⑤红色旅游 ⑥科考队南极考察(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6、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 50 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戍边和开发新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最著名的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近百万,对长城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