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过新“四关” 过去青年下乡插队时总会提起过四关:跳骚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作为刚下基层的选调生,在当前时代环境下,我们也同样面临着新“四关”。EPF 我 第一关是“语言关”。选调生来自全国各地,在基层与领导、同事、村民沟通时可能都会遇到无法正常有效沟通的问题。第二关是“生活关”。基层乡镇缺乏城市的活力,没有大型超市,更是缺乏夜生活。宿舍是一间不到 10 平米却摆放着三张 2 米床的房间,没有独立卫生间。第三关是“孤独关”。孤身来到基层乡镇工作,当夜晚来临,无人说话,只有四周漆黑的夜晚与几声蛙鸣。第四关是“工作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不保证休息”,基层工作是对于选调生能力、身体、精神的极大挑战。EPF 我 曾国藩家训中说到:“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跨过基层工作的“新四关”,是我们适应基层工作,在基层大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保证。EPF 我 跨过“新四关”,要摆正心态。基层锻炼,绝对不是镀金,走过场,要真刀实枪地干。我们在基层工作,由于自身的学历光环,领导、同事、村民都会对我们高看一眼,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我们不能因此“飘飘然”,要降低自己的心气,将学历优势转换为工作优势,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做好事,用自己的实干去兑现他们对我们的期望。EPF 我 跨过“新四关”,要保持学习。作为刚从学校出来直接投入基层工作的选调生,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学习能力。主动学习方言,拉近工作距离。主动学习乡村基层工作实际,通过阅读工作档案,快速了解乡村工作如何开展。主动学习先进理论,先进理论是我们工作过程中的不二法宝,在遇到工作困难时,从党的先进理论中猎取解决问题的办法。EPF 我 跨过“新四关”,要多交朋友。多交基层朋友,要融入乡村,多和老乡聊聊天,了解他们目前的生活状况。对于生活困难的老乡,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多交同事朋友,与同事多沟通工作经验,有问题及时向他们请教。在空闲时间,约同事一起下村看看,更深化了解当地村情。多交领导朋友,领导对当地情况最了解,工作能力老练,与领导交谈,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EPF 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基层是磨砺干部的最好环境。要在基层工作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本领,努力铸造为民服务的“钢筋铁骨”,形成可担重任的“宽厚肩膀”。坚守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