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读伤仲永有感600字读伤仲永有感600字(一)最近读了王安石的名篇《伤仲永》。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故事:江西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小孩,聪颖过人,5岁时就能写出好诗。方仲永的父亲就每天带着他去别人家炫耀,但是却没有留意让方仲永进一步接受学习训练,结果方仲永的诗才日渐枯竭,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已不像以前那么好,又过了七年他就“泯然众人矣”,才能完全消逝,和一般人一样了。这件事情,揭示了天资与勤奋的关系。天资和勤奋是一个人获得成就的重要条件。好的天资是重要的,天资聪颖的人,只要付出比较少的努力,就能轻易取得一般人要花费许多心力才能取得的成果。有天资,再加上后天的努力,就更易实现别人难以实现的幻想。但是,天资好也要努力,假如不努力学习和工作,天资再好也会像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天资很重要,但是天才究竟是少数人。天资差一些就不行吗?其实在第2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不是天才或天资不够,即便如此,可是他们也能正常的生活,不少人甚至取得很大的胜利。这正是因为他们笨鸟先飞、凭借了后天的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无论是牛顿还是爱因斯坦,华罗庚或者是陈景润,他们小时候都不是什么“神童”,但是他们都是科学的巨匠,世人仰慕的先贤,他们最终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所依靠的,就是努力学习、勤奋刻苦鲁迅曾说过:“宏大的成果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爱迪生就是一个适例。爱迪生上学校的时候,考试成果常常是班上的倒数第一,他的老师说他是个不聪慧的孩子。但是,他将勤补拙,爱好广泛,努力工作。他的一生是在不断制造和创造中度过的。爱迪生每创造一件东西,都经受了艰苦的过程。就拿创造电灯来说,他差不多花费了2年的时间,每天工作几十个小时,试了1600多种材料,最终才制造出能够亮很久的电灯泡。正是因为勤奋工作,使得他一生共有约一千项制造创造,成为世界着名的创造大王,成为后人敬重、学习的榜样,他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第3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巨大的贡献。当有人赞扬他是天才,并询问这位“创造大王”胜利的秘诀时,他答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天资聪颖,并不意味着肯定胜利;天资平凡,也不肯定意味着失败。一个人,天资再高,假如不勤于学习,必干不成大事业,甚至养活自己都很困难;相反,一个人即使天资一般,假如勤奋学习,刻苦用功,必出成果。读伤仲永有感600字(二)一个天才儿童,因他的父亲贪图蝇头小利,不让他学习,终日带着他四处访问同乡,题诗赚钱,以至于他到弱冠之年沦为庸人,平凡无奇。王安石所撰《伤仲永》就叙述了这么一个非常令人叹惜的故事。学完了《伤仲永》一课,我不禁对方仲永感到惋惜,原来天资聪慧,若后天有良好的训练,加以努力学习,有可能宋朝又有一位文学大家,甚至有可能与当时的王安石、苏轼相提并论,却因父亲贪利、短见,“不使第4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学”,而使其成为泛泛之辈,大浪淘沙,被埋没在历史的沙滩上。方仲永后天没有学习,从天才变成庸人的故事,让我不禁想起从笨蛋变成科学家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三四岁时还不大会说话,有点迟钝,上学后,还笨手笨脚的,常常想些稀奇奇怪的问题,常常受到称赞。接下来爱因斯坦醉心于几何学,忘了嬉戏,忘了同伴,完全沉醉在讨论数学定理并自己证明的世界里。上了高校后,他热衷于物理学。他毕业后在伴侣的关心下才得到一份工作。爱因斯坦除了工作,全部的时间都沉醉在物理学问题的思索、讨论与证明上。他出门时,口袋里总会有几张纸和一支笔,因为他漫步时也在思索,这样以便于准时地将他想到的一些思路记录下来。爱因斯坦26岁时,他发觉了“相对论”,后来又相继有了很多讨论成果,使他成为世界物理学史上一个宏大、重要的人物。正如高尔基所言:“天才出于勤奋。”方仲永虽为神童,但后天没有学习,(.9xwang.com)未加以磨练,身上的光环便慢慢暗淡,直至“泯为众人”,而那些不是天才、神童的人,如若不学习,那就更糟了。所以,第5页共7页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