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三语文复习,从“看”开始这里所说的“看”,是指广义上的“阅读”。它包括看书籍、报刊,也包括看“网络”、电视。视觉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视觉接受事物较之听觉接受事物更为直观,亦更易于识记和理解。所以,自己直接“看”纸质书和“看”网络、电视,都是新高三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 尽管现在高科技发达,各种新的媒体和通讯工具,特别是电子化、数字化的媒体飞速发展,但高中学生,尤其是新高三学生的学习,最主要“看”的对象和途径还是“纸质书”,因为人类知识主要是通过“纸质图书”传播和承载的。 建议新高三的同学,在你现在相对来说还有时间的时候,认真“看”一点书,“看”一点报刊杂志。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爱好列出一个“看”的菜单。比如:现代散文选,相关报刊杂志上的名著介绍、评论、鉴赏文章。尤其注意一些报刊上的“专栏”,比如:《新民晚报》的“夜光杯”,《文汇报》的“笔会”,《解放日报》的“朝花“等。多“看”一点,多选择性地“看”一点,肯定受益匪浅。培根说“有的书浅尝即可,有的书可以狼吞虎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那么,我们就按照自己的看书习惯和爱好去确定每一次看的“程度”或“层次”。这里,介绍三种“看”的方法: “镜中看花”——“看”评论,鉴赏、介绍性的文章。犹如在镜子中看“花”,虽然没有看到“花”的本来面目,但是“花”的形态、色彩,乃至香味都能略知一二。这种方法是我们“看”名篇或名著的好方法 。这种“看”的方法,对我们认识和把握名篇或名著的主旨、人物、艺术、语言等有一个“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它能极大程度地激发我们“亲近”名篇或名著的兴趣。现今的报刊杂志上,“名著解读”、“名著欣赏”、“名著评论”等栏目比比皆是,这为我们的“看”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窥斑见豹”——这种方法就是如果遇到你爱看的某些长篇或长文,那么就选择其中的章节、片段,较详细地“看”。对这些章节、片段,可以进行或内容,或人物,或结构,或语言等某一方面的寻微探幽,咀嚼品味,精琢细磨。这样虽然只是“看”了其中的“一斑”,但是只要“点”抓得准,抓得巧,抓得好,同样可以达到“见豹”的效果。 “浮光掠影”——这种方法就是选择一些你喜欢的文章,只是简略地翻阅,对“看”的对象只有一个宏观的粗略的了解。这样可以更大程度上加快看的速度,扩大看的范围,也可以在更“高”层面上对“看”的对象有一个“提纲挈领”式的把握。 三种方法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