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5高中语文 第2课《祝福》预习 新人教版必修3

2015高中语文 第2课《祝福》预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4
2015高中语文 第2课《祝福》预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4
2015高中语文 第2课《祝福》预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4
【预】人教必修 3 第 2 课《祝福》教学资料一、认识作者姓名鲁迅字号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 1918 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朝代现代籍贯浙江绍兴生平简介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学术的开创者,中国翻译文学的开拓者,中国现代思想解放的先驱。他 1892 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1898 年 4 月,入南京水师学堂,1902 年公费赴日本留学,1912 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1918 年发表了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直至在上海病逝,享年 55 岁。他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主要作品 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华盖集》,另有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译著等。作品风格他的小说贡献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典型形象,如阿 Q、闰土、祥林嫂、涓生、子君,以及孔乙己等。这是鲁迅小说在现实主义艺术方法上的最主要的成就。他采用传统小说中以人物的语言、行动来揭示心理的方法,有时也有极简要而又极精彩的肖像描写,注重细节的真实性,语言活泼、生动。二、文本知识1.小说集《呐喊》的得名鲁迅的“呐喊”的含义是想要借由自己的呐喊来鼓舞当时有思想的进步青年。《呐喊》中的作品,大都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要为新文化运动助阵振威, 取名《呐喊》,意指作者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集子中的作品明显地保留着作者于“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喊的特色。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因此,《呐喊》集中的作品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令人耳目一新。2.背景资料《祝福》的写作背景《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祝福》写于 1924 年 2 月 7 日。20 世纪 20 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5高中语文 第2课《祝福》预习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