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培训学分制管理试行制度一、 总则(一)目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集团各项事业的蓬勃进展,管理制度也必须未雨绸缪。目前现行的培训管理制度存在着进一步专业化化,职业化,极致化的提升空间: 专业化:梳理课程资料,建立课程库并根据岗位职责,参考任职资格进行课程分类,使公司的课程设置更专业; 职业化:依据组织架构,管理层级,平均受教育水平,岗位属性和成长需求进行人员分类,使员工的进展通道更职业化; 极致化:结合前两步,科学的把课程和人员用最优的方式联系起来,精准定位;以学分的形式使培训变的灵活、受控、可量化;把个人综合素养提升和公司。(二)适用范围1、仅限于集团组织的内部培训;2、 适用于集团所有员工。(三)职责1、人力资源部:负责学分的日常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审核、申诉,制度修订及废止等;2、行政管理部:负责审核员工减免学分申请中与出差、请假等考勤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3、各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应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责任,督促员工积极参加培训,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融入企业文化。二、 内容(一)课程分类通过对集团现有课程库资料的梳理,可以把课程分为三类--- 通用类 : 包含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制度流程、安全管理等;--- 管理类 : 包含管理的理念、方法、技巧、操作等等,比如项目管理、财务管理、时间管理、心态管理等;--- 专业类 : 包含各部门岗位职责和工作推动中必须要掌握的核心知识等,比如质量体系考核、产品知识等。 (二)人员分类根据公司组织架构和部门岗位属性可以把人员分为四大类:--- 管理类(高层管理人员、财务、战略规划、行政、人资)--- 研发类(研发、临床、注册等)--- 生产类(质量,生产、设备、物控等)--- 市场营销类(销售、市场、招商、设计、博鸿培训部等)根据公司的管理层级设置,可以把人员分为三类:--- 职员(主管及以下人员)--- 中层(副经理、经理)--- 高层(副总监及以上)2、学分设置及要求1、为了便于理解和操作,我们把学分同课时相结合,比如我们集团一次培训的时间通常为 0.5 小时,学分的最小单位就设为0.5 分;假设一门课程只有 0.5 小时,学员正常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就能获得 0.5 个学分;未正常出勤或考核不合格则不能得到学分。2、为鼓舞大家积极分享知识经验,讲师授课也能获得学分,课后统计课程评估分大于等于 90 分的,可以获得该类课程的双倍学分。3、根据课程类别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