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综复习策略 吃透课本 高考文科综合对课本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察非常重视。所以,要与高考针锋相对,课本是法宝。建议大家可以一遍遍地看,可能不管看了多少遍也不能完全背下来,但是做题时能准确回忆课本几乎所有知识点。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1)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 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整体,背熟目录才能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化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开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2)不放过任何角落。 大字小字一起看,还有批注,插图及其说明等。还要适度涉及未列入考试大纲的内容。因为高考试题“超纲”现象常有发生。 (3)注意整理笔记,抄录书里。 我没有单独的历史和地理、政治笔记本,因为我觉得把笔记记到书里是最好的,方便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我把几本参考资料的延伸知识或者精辟见解都抄录在书中,翻阅课本时也会一起复习。这样在考试中你的历史语言表达会更加完善和专业,且涉猎面和跨度也更广,进而得分更高。 (4)分专题总结。 这个在第二轮复习中老师也会有所概括,但是自己如能总结效果最好。比如世界之最,中共会议之类的。这样不仅可以让读书看书更加有趣,还可以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背诵目录 在充分掌握课本主干内容的基础上,把目录背下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无论是政治、历史还是地理,都把课本上的目录给背下来,这里用的是背而不是看字,假如学文科真的有点什么必须死记硬背下来的话,首要的就是目录,不要去翻教辅书上整理的五花八门的内容。 为什么要背目录呢?那是因为无论是政治、历史还是地理,都是按观点给分,比如一道题目 12 分,要答 4 个观点,每个观点 3分,可能你写了很长一段但只有一个观点,那么你只能拿到一个观点的分数也就是 3 分;但假如你短小精悍地写了 4 句话,每句话却都踩着一个点,那么你的分数肯定要比你只答一个观点更高。目录背熟以后,无论碰到哪一道主观题,首先想到的都应该是那一张目录。依照目录,一节一节去回想内容,去发散,这时候看熟课本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课本看得越熟,你迅速回想、发散到的就越多,短时间内想到的内容就越广。所以我们背目录再从目录发散,目的就是不要漏观点,所有的观点都是可从课本上延伸出来的。 有的同学也许会问,可是考场上时间那么紧张,课本又那么多,每本课本都有自己的目录,哪有时间在一道题上花那么大功夫一点点地去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