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程序框图》说课稿 大家好!我叫周婷婷,来自湖南科技大学,高中数学《程序框图》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程序框图》,内容选自于新课程人教 A 版必修 3 第一章第一节,课时安排为三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我们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我们要设计计算机程序,在设计计算机程序时我们首先要画出程序运行的流程图,使整个程序的执行过程直观化,使抽象的问题十分清楚和具体。有了这个流程图,再去设计程序就有了依据,从而就可以把整个程序用机器语言表述出来,因此程序框图是我们设计程序的基本和开端,也是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前的一个必要的步骤。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 3 种基本逻辑结构 难点: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探究,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程序框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算法语言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明确程序框图的基本要求;认识到学习程序框图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的一个基本步骤,也是我们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必经之路。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采纳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育学生的探究论证、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在计算机和图形计算器的使用,利用它们来演示程序的设计过程,让学生们能很清楚直观地看到整个经过,并激起他们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约 5 分钟) 回顾前面我们如何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算法,然后向学生们提出问题: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有什么缺陷性?是不是不够直观清楚地让我们看到整个算法的程序和步骤?我们平常一般为了能让一个过程呈现得更加直观,我们一般会选择如何解决?解决方法就是作图。通过这几个问题,然后引出我们今日所要学习的内容,那就是为了能更形象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