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创新评价机制实施方案一、现状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技能型人才培育的模式上也主要是“普教+实训”的培育模式;在考核评价上主要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单一教学评价模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上采纳的是终结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和评价,社会、企业、几乎未参加学生评价,培育出来的人才往往与企业行业和社会脱节,不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近几年,学校积极探究教学改革,在“产教结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育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究和实践,带动了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如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开展校企合作,“走产教结合”的路子,把企业引进学校,把实训室建成车间,把实训工件变成产品,用企业(行业)标准评价学生,用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育,大大缩短了学校培训与企业用工需求的距离。但是始终未摆脱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不完善。企业未介入对学生的整体评价,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操作性较强的由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学生、家长及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加的以检验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模式。二、对创新评价机制改革的认识(一)有利于树立全面的“人才观”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育高素养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合格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要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的观念,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天生我才必有用”,以及“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有利于引导学生从自卑、自弃到自信、自强的转化,促进学生目标明确地进展自己,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二)有利于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针对目前教学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和技能型人才培育的要求,改革评价模式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教材选取上,更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能力的培育,在基础理论的教学上以“应用”为目的,在专业技能教学上加强针对性和有用性,有利于形成以职业素养和职业综合能力培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正确处理“工学结合”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顶岗实习后续服务管理工作。(三)有利于推动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创新成绩上课传统评价模式实训考试学生是否优秀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共同参加的评价模式,有利于更好地贴近岗位实际,跟进产业进展,培育企业所需人才,有效地服务地方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