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总结(两篇)篇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总结伴着我们紧张忙碌的脚步,一个学期已经匆匆走过。这学期我们道法教研组全体老师立足岗位,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学期初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教研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现总结如下:一、扎实学习 明确动向教研组兼职老师人数较多,大家在扎实搞好常规工作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探究,力争当好一名称职的道法学科老师。继续贯彻落实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精神,做好 1-5 年级所有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培训工作,重点关注三四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讨论、解读和推动落实工作。执教老师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课程视角,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进展。教研组任课老师分年级根据区教研室安排,定时保质地参加区各次的学科专题培训和教研活动,并将教学经验和好课带回学校与组内同仁分享,各自在优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执教班级的实际调整策略,使教学更具效力。通过各类培训学习及教研组内的研讨活动,着实为自己的个人学科专业进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二、扎实备课 促进进展1、打磨课堂教学讨论工作离不开鲜活的课堂,每个备课组,特别是三到五年级积极学习、深化解读统编教材,力求尽快掌握统编教材中的道法知识点。发现课堂中的问题,及时沟通反思,进一步落实课堂,深化课堂。第一,教学中,老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和单元生活主题的要求,确立并努力落实“三维目标”。教学过程中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推断能力、参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第二、老师在教学中,在情境的设置上,能够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实现生活化;问题的提出,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所关注,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第三、作业设计、评价体现《课程标准》要求。活动作业设计突破了单纯的书面形式,采纳丰富多彩的形式。老师在设计活动作业时能考虑学生个性差异和性格特点,让活动作业成为学生探究自我的过程。三、探究新教法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开展“理解新教材 探究新教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深度融合,深化理解统编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和编写意图,明确学科育人价值;准确把握整套及各册教材的逻辑架构、主要内容及内容间的相互联系,找准教学关键问题。研讨单元教学设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