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600字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600字(一)一朵花的生命是短暂的,那没有蕊的花更是短。杜铭琼主要人物:葛朗台老头--索漠城的箍桶匠,后来成为了百万富翁。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老头的女儿。查理--葛朗台老头的侄儿,欧也妮的情人。故事叙述了葛朗台老头的发家史和他对金钱的狂爱。有人评价这一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葛朗台老头的吝啬和对金钱的痴狂,在书中随处可见:“至于仆人拿侬,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台家辛勤劳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上,葛朗台才痛下决心赏了她一只旧表,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礼物。可怜的拿侬老是赤着脚,穿着破衣衫,睡在过道底下的一个昏暗的小房间。”看在20年工作的份上才忍痛割爱,作出决心,好象是件要他的命,喝他的血,抽他的筋的打算--送拿侬一只旧表。除了这些葛朗台还对自己第2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的亲人吝啬:“尽管葛朗台家财万贯,然而他的开销却很节约。他从来不卖肉、蔬菜和水果,这些都由佃户替他送进柴房。他什么都节省,连动作在内。每顿吃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总是亲自定量分发;每年十一月初一堂屋里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凉;他给妻子的零用钱每次不超过6法郎;多年来给女儿陪嫁的压箱钱总共只有五六百法郎;”“不觉新年到了,葛朗台按例要女儿把她的全部金币拿出来观赏一番,欧也妮只好说金币没有了。父亲一听,火冒三丈,猜到她已把金币送给了查理,大骂女,并打算把她关进房里,只给冷水和面包。”这时的葛朗台知到女儿将自己的金币送给查理,他爱钱如命的本质战胜了亲情,将自己竟有的女儿送进了阁楼,让她在那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1822年10月,葛朗台太太安静地死去。太太尸骨未寒,葛朗台便请来克罗旭要欧也妮在财产文契上签字,放弃登记,全部财产归父亲管理,女儿只保留虚有权,欧也妮一点也不明白,就在文契上签了字,父亲这才放了心。”自己的妻子还才安眠,他却为了遗产处处奔波。“晚上,葛朗台来到太太房第3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间,正好碰上母女俩在看查理母亲的肖像,葛朗台一见金匣,就像一只老虎扑向一个睡着的婴儿一样抱住不放。”贪欲、狡黠、吝啬,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的品质在此表显得无疑。与父亲相比欧也妮表现得非常慈祥,和善。办了不少公益事业:建了1所养老院、8处教会学校和一所图书馆。书中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共性,但是从他们身上也可以找到当时社会的影子。贵族阶级日趋衰落,“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全都破坏了”,代之而起的是飞扬跋扈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金钱势力。以及柔弱的妇女,她们安于现状。读完此书我不得不感叹资本家的发家史,是一本糅合着血泪的屈辱史。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600字(二)巴尔扎克笔下的这个吝啬鬼的确是个胆大的题材,这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不仅诠释了人们被金钱主宰了一切,更深刻分析了资产阶级是如何聚敛第4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财宝,地位和权力的过程。小说描写了欧也妮其及身边的一群人的生活故事。首先是欧也妮的父亲葛朗台,他起初只是个一般的箍桶匠,识文断字能写会算,凭借自己聪敏的头脑,贿赂监管拍卖的人,后来又不断钻空子,并利用职权占尽了廉价,趁着大革命挣得一大笔财产。正如巴尔扎克所描写的,葛朗台兼有老虎和巨莽的本事。于是他成了每个人敬佩和膜拜的对象。金钱成了葛朗台的上帝,他活在世上的唯一意义就是赚钱,想尽一切方法,赚取别人的土地,并费尽心思使其合法化。毫无疑问他的思想早已被金钱这一沉重的枷锁束缚住了。在他眼里钱比生命更重要,连妻子女儿都比不上一点小小的黄金。他对他的家人吝啬至极,生活上穷苦简陋,吃的是烂菜烂水果,用的是廉价蜡烛,肉禽也都是靠佃户供应,连糖都舍不得买。他把钱藏得连家人对家里毕竟有多少财产都是一无所知。当欧也妮把自己全部的金币给了堂弟后,葛朗台毫不迟疑将她软禁起来,只让她吃清水面包。当妻子也因穷困一病不起时,葛朗台因不愿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