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年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育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当代学生的消费新概念及其存在的问题 1、 实惠是大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流行和有用之间,更多数学生选择的是有用。在各类产品的选择中“, 价格适中”总是大学生首要考虑因素之一。类似的特征在促销方式的选择上也有体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三种促销方式是打折、派送和赠送小礼物。 2 、大学生侧重时尚性消费 2 岁左右的青年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大学生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爱追求独特、新奇、时髦的产品,与此同时,独特、新奇带来的往往是流行、普及。服饰、化妆品仍是女生消费的大头,63%的大学生表示“喜爱购买独特风格的衣着服饰”。只有 37%的人认为“无所谓,穿得舒适就行”。 “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假如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3 、大学生在品牌的选择上忠诚度高 国外有知名度、美誉度的品牌更受学生欢迎。在手机、数码产品等中高端消费品上,国外品牌占据优势;国内品牌在电脑等个别领域逐步增强。在快速消费品上,国内外品牌在大学生心目中各有优劣。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信任自己的真实体验,假如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在购物时,将品牌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像“耐克”、“阿迪”、“only”等中高档服装、化妆品品牌就非常受同学欢迎。 4 、大学生消费也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他们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调查发现,有 93%的学生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而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