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数的奇偶性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数的奇偶性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数的奇偶性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欢送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数的奇偶性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 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掌握数的奇偶性特征。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讨论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一次性纸杯、硬币、课件等。 教学过程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境,产生认知冲突。 师:同学们,有一位家住在河南岸,以摆渡为生的船夫,想请我代他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不知同学们是否同意帮这位船夫解决一下呢? 〔同意〕 课件出示情境图和问题。 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到新知探究中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组活动,动手操作,感受奇偶性,建构数学模型。 1、活动一: 讨论:船夫将小船摆渡 11 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 小组合作,老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式探究。小组汇报时,展示表格或示意图,全班沟通。 2、活动二: 一个纸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 1 次杯口朝下,翻动 2 次杯口朝上,翻动 10 次呢?翻动 19 次呢?100 次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汇报结果。 师:同学们,假如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试着答复这些问题,并用硬币操作验证自己的结论。 3、活动三: 讨论:加法中数的奇偶性与结果的奇偶性。 课件出示填有偶数的图形,奇数的正方形。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先猜一猜结果,再举例验证〕 小组汇报,全班沟通。 〔师板书:〕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加法中加数与和的奇偶性特点。培育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再实践验证的数学习惯,开展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注重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课堂,让学生经历数学模型建构的全过程。 三、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推断以下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