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之花”在群众“心田”绚丽绽放3 月 19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同现场村民和技术人员亲切交流,向他们询问花卉品种、市场销路、收入等情况,并高兴地说,“祝你们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需我应、民忧我解、民呼我为,着力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成放心事、舒心事、幸福事,让“幸福之花”在群众心田绚丽绽放。以“民需我应”的速度滋养“为民花”,让“操心事”蝶变“放心事”。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等改革举措,有效回应了群众诉求,生动体现了我们党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谋划推进改革、检验改革成果的逻辑起点与价值依归。党员干部要树立系统观念,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统筹兼顾“立”与“破”,认真制定民生工作“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要着眼“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全周期需求,迅速动起来、干起来,使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转化为具体行动、实际效果、群众利益,推动民生事业实现“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蝶变。以“民忧我解”的温度培育“利民花”,使“烦心事”焕发“舒心颜”。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谱写人民至上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不能盲目跟风、脱离实际,需要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党员干部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学习新概念、拥抱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把群众关心关注的事从“幕后”搬到“台前”,找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点、突破点、关键点,做到有的放矢。要站稳人民立场,把群众“心上事”变成政府“上心事”,该办的事坚决办、能办的事马上办、难办的事想法办、协办的事合力办,及时反馈办理情况,适时开展问题回访,切实提升发展“温度”、民生“厚度”。以“民呼我为”的力度绽放“惠民花”,促“揪心事”结出“幸福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重在落实、贵在落实、成在落实。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