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在近日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指出,浙江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作为数字经济大省和创新强省,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率先构建以“315”科技创新体系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格局。浙江省委明确提出“以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此背景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仅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任务,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发展动能迭代的关键突破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先进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表现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其形成机制在于通过重构要素组合方式与价值创造路径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在技术创新层面,科技创新聚焦攻克关键共性技术,构建产业创新的底层技术架构;产业创新作为技术价值的实现载体,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市场应用。两者的协同将基础研究、应用研发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推动原创性技术突破从实验室快速渗透至产业链各环节,形成“技术—产品—市场”的闭环。这种闭环联动不仅催化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更促使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在效能提升维度,科技创新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产业创新则依托场景应用实现资源集约化利用。两者的深度融合推动生产函数向知识、数据等新型要素主导转变,促进全要素生产率跃升。在质量优化领域,科技创新聚焦能源结构转型和循环经济模式破解生态瓶颈,产业创新通过工艺革新和产品升级实现绿色技术产业化。这种协同发展推动供给侧形成清洁能源装备、智能生产系统等高质量供给体系,需求侧培育绿色消费、智慧服务等新兴市场,通过“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实现发展质量层级跃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的内在驱动力。首先,奠定产业创新根基,释放发展新动能。通过确立科技领军企业的创新主导地位,构建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参与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系统性突破。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耦合不仅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更通过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价值链跃升。其次,驱动产业能级提升,强化全球竞争力。聚焦传统产业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