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语文教案《小稻秧脱险记》1 第二课时: 我们读了一节课的书,黑板上的词有些同学肯定都读懂了。假如还有不懂的,请听于老师读,听后再读两遍,我想大部分词语都可以读懂。 (老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师读完后.同学们禁不住鼓起掌来) 师:怎么样 生:好! 师:请像老师一样读。 (学生像老师一样有感情地读.老师不时地进行表扬) [评:课文内容怎么才能懂反复诵读才能懂,所谓披文以人情。诵读得充分,才能感悟得深切] 师:读到这里,我想,气概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谁知道气概汹汹是什么意思 (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来)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从四面把老师围住:笑声)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概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 (老师拿下小黑板,学生读上面的词语:气概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评:这几个词语处理得很高超。高超就高超在不是老师一厢情愿地去灌输,而是借助情境启发学生去自悟。词属于第二信号.只有当它与第一信号--即它听代表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时,这个词才有意义:于老师进行词义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这两种信号系统之间建立起联系] 师:(指警觉)看来这个词语要老师帮忙了:谁不需要 生:警觉就是灵敏的意思。 生:警觉就是感觉到了什么,然后他抬头看看。 师:有一点意思,但没说清楚。下面老师表演一下。看了老师的表演,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也不一定说得出。 (老师请两位同学一起表演。一学生读书,一学生当喷雾器大夫,老师当杂草) 生: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 师:(表演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生:这时,一个洪亮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