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穆斯林的葬礼简介穆斯林的葬礼简介(一)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叉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困难的脚印,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呈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布满冲突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穆斯林的葬礼简介(二)第2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叉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困难的脚印,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呈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布满冲突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穆斯林的葬礼》在1987年冬至1988年春发表于《长篇小说》季刊总第17、18期,1987年第6期《中国作家》选载,1988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书,引起剧烈的社会反响,很多作家、评论家、穆斯林学者和广阔读者给以充分确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新时期文学和我国当代少数第3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民族文学中第一部胜利地表现了回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有着独特的文学地位和审美价值。1989年和199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小说连播》节目两度全文播出本书。自1991年以来,中国文学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间续出版了本书的英、法、阿拉伯、乌尔都等文字的译本。1992年,台湾《世界论坛报》以长达一年的时间全文连载本书,1993年台湾国际村文库书店出版了上、下册繁体字版。本社先后在“北京长篇小说创作丛书”和“北京长篇小说创作精品系列”出版《穆斯林的葬礼》,至今已十余次重印,畅销不衰,先后被列入北京书市十大畅销书、全国文教类优秀畅销书、家庭书架百种优秀图书、家庭书架百种常备书目、北京市青少年9497读书工程推举书目、高校生所宠爱的女作家及其作品;据香港《镜报》月刊1996年7月号报道,有关方面对中国内地进行大规模社会调查,在青年最喜爱的二十本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中,《穆斯林的葬礼》名列第五位。第4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穆斯林的葬礼简介(三)小说写一个穆斯林家族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生活,呈现了回族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古都京华老字号玉器行“奇珍斋”的仆人梁亦清,原是回族低层的琢玉艺人,他家有两个女儿,长女君壁长于心计,次女冰玉娇小任性。一天有位长者带一名少年去麦加朝圣路过梁家,少年被精致玉器所吸引,打算留下当学徒,这就是本书仆人公韩子奇。韩子奇随师学艺,渐趋成熟,有一天师徒两人正为一件订货劳作,这是专做洋人卖买的“汇远斋”定做的“郑和航海船”。郑和是回族的英雄,他们决心做好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细刻将在中秋佳节完成。(.9xwang.com)不料梁亦清突然晕倒在转动着的玉坨上,宝船被毁,人也丧命。眼看玉器梁家招牌将因债务缠身而毁灭,为了重振“奇珍斋”,也为了完成师父的夙愿,韩子奇忍辱到“汇远斋”当了学徒,苦熬三年终成行家。他回到奇珍斋娶了长女君壁,决心重振家业,十年之后名冠京华,又得贵子取名天星,幸福度日。可是日寇侵华战斗爆发,韩子奇担忧玉器珍品被毁,随英商亨第5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特来到伦敦。妻妹冰玉不顾姐姐反对,偷出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