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悟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口述目标。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老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 三、理清全诗结构。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仔细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 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二部分(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三部分(5、6 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延河、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2、接着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 3、老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 学生能够说出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4、在理解了诗句之后,老师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让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接着,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句诗。 学生结合前两句航天飞机探究宇宙的神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可以说出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的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毫不犹豫地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恰如脊梁一般。从深一层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