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 2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巩固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三、四、五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徒弟、诡计、妖怪、金箍棒、识破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 (2)给三、四段划分层次。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读后评价。 3.分四人小组轮读第四自然段。小组内互相帮助。 4.指名三人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评价,老师点拨。 5.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边读边填写下表: ┌────┬───────┬──────┬─────┐ │││││孙悟空怒打妖精 白骨精逃跑 唐僧阻挡 ├────┼───────┼──────┼─────┤ │-││││打 ├────┼───────┼──────┼─────┤ │││││二打 ├────┼───────┼──────┼─────┤ │││││三打 └────┴───────┴──────┴─────┘ 根据上面的语句讨论: (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诡计多端、善于变化)联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读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思想孙悟空有什么特点(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计敢于斗争具有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说的人以悲慈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话错在哪里(原来意思是: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僧对白骨精讲慈善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店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不应该对敌人讲慈善。) (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表现孙悟空善于识破妖计、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的弱点;同时这样写避开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为唐僧最后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作了铺垫。 三、学习第五段。唐僧不但认不出妖怪,反而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怎样了齐读课文最后-段。 四、作业。 1.作业本 5、6 题。 2.读熟课文。内容总结(1——)六年级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 2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巩固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三、四、五段(2)(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